罗平汉: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回顾改革开放历程,谱写新时代华章”笔谈(三)
作者:罗平汉
来源:《历史研究》2023年第6期
编者按:45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守正创新,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今天,我们踏上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要求我们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为回顾改革开放45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45年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撰文,以期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历史滋养。
中国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改革开放,邓小平以务实精神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命题,并将之具体化为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对于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学界已有一定研究,本文拟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以期深化对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互动关系的认识。
一、实现四个现代化唯有进行改革开放
近代以来,由于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开展反帝反封建革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虽然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上付出过许多努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始终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终究遥不可及。“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经济社会千疮百孔,现代化基础十分薄弱。虽然洋务运动后中国现代化开始起步,但由于统治者的腐败、长期战争造成的社会动荡,现代化成效甚微。1949年中国的主要工业指标为煤炭3243万吨、粗钢15.8万吨、生铁25.2万吨、原油12.1万吨、发电量43.1亿度、水泥66万吨。这些指标均不及美国的一个零头,与一个具有5亿多人口的大国实不相称。当时,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国,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但农村又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农业生产主要是手工劳动,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教育、科技也十分落后,大部分城乡人口是文盲,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数量甚少。一穷二白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基本国情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启现代化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就强调:“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的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新中国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务。在此情势下,毛泽东酝酿并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核心内容便是“一化三改”,即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与“三改”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唯有实现工业化,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唯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工业化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公布,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启动,同时国家开始实施以工业建设为重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强调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这四个现代化后来发展为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在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表明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由于原有的基础实在过于薄弱,新中国成立的时间还很短,生产力落后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改变,从而形成了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强烈反差。迅速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加快工业化进程并早日实现现代化,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随着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到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间比原计划大大提前,于是人们认为只要克服右倾保守思想,打破常规,采取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就可加快实现现代化。随之便发起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大跃进”运动,结果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遇到严重困难,以至不得不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幅度调整。
经过调整,严重的经济困难得到克服,毛泽东再一次发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号召。1964年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宣布:“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当时的考虑是,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用“不太长”的时间,实现四个现代化。这里的“不太长”虽然没有明确时间,但大体是指20世纪内。这里有一个重要背景,苏联从1928年起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只用了10年时间就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已经实行两个“五年计划”,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再用15年完全可以实现第一步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在20世纪内实现现代化,这是后来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由来。但是,由于“文革”的发生,四个现代化建设未能完全展开。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努力,国家的整体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为现代化奠定了可靠的前提和制度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许多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成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为下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教育和科学也得到较大发展,为改革开放后开展现代化建设培养和储备了大量人才,并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门类,建立了大批科研院所,在许多重要科研领域取得诸多突破性成就,如“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等。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段时间内急于求成和偏离现代化建设中心的问题,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处于基本停滞状态。如果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提高,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而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发展生产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粉碎“四人帮”后,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如何摆脱贫困落后、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改善人民生活,成为人们共同的企盼和强烈的愿望。“实现四化”,成为当时最为激动人心的社会动员令,也成为当时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到此时,已经过去20多年,但为什么现代化仍然很遥远,人民生活为何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改善?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建设遭遇曲折的原因,深切意识到: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对原有政策与做法进行大的调整,采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1978年7月至9月,李先念主持召开国务院务虚会,他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致词时更是强调,为了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一系列政策和组织措施。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的伟大革命,“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
1978年11月至12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这是一次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重要准备的会议。邓小平在闭幕会讲话中,就改革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作了系统论述,明确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人民日报》社论就此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内最大的政治”,“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二、“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的提出与小康社会建设
当尽早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诉求时,加快改革开放也就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改革主要是对内,开放主要是对外,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也意味着对内开放,改革与开放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展开,人们深切认识到对内改革的必要;而随着对内改革的进行,人们进一步感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扩大开放的重要。
在酝酿与启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于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等需要,一大批干部相继走出国门,前往发达国家考察,邓小平等领导人也相继出访。走出国门后,人们发现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生产力水平相当高,经济发展很快;而这些国家的贫富悬殊却没有过去想象的那么严重。相反,由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出现曲折,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之间在生产力及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1978年9月,邓小平出访朝鲜,他在与金日成会谈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们一定要以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作为我们搞现代化的出发点。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
正是因为在请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差距,邓小平等领导人意识到,要在20世纪内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1978年10月,邓小平在接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十分坦率地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在本世纪末达到你们现在的水平已不容易,要达到你们二十二年后的水平就更难了。”承认落后不是甘于落后,而是为了改变落后,认识到差距是为了尽可能地缩短差距。随着对外部世界了解的加深,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目标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首次使用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在同月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他在讲话中强调,过去搞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注意到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一个是底子薄,另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因此,“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在同年4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李先念也指出:“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国家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的道路。”没有对比就难以知晓自身的优劣。正是改革开放,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与世界的认知,了解到世界的发展大势,明晓了中国与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差距。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代化基础过于薄弱,在这样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等不得也急不得,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和目标方向,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提出后,人们自然十分关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代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标准。在1979年10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指出:“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今天看来,邓小平提出的这个标准并不高,正体现出他的务实精神。
此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300美元,要达到1000美元,需要提高两三倍,并非易事。经过进一步思考后,邓小平将“中国式的现代化”第一阶段目标定位为“小康”。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里的“小康之家”用经济指标衡量,也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在邓小平看来,中国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同发达国家的条件不一样,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就会比那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二三千美元,即中等发达国家的日子好过得多。“因为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总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这次大会不但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而且强调要“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同时正式将达到小康作为党在20世纪最后十几年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具体的经济指标,就是从1981年到200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从此,实现小康就成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第一阶段明确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二大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物质短缺终成过去,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未来也充满期许,全社会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邓小平等领导人有理由相信“翻两番肯定能够实现”,并且认为“翻两番的意义很大。这意味着到本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从总量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
邓小平此后又多次对小康社会加以阐发。他指出:“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将原来提出的20世纪要实现的奋斗目标,由实现四个现代化调整为实现小康,不但充分考虑到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与长期性,有利于避免过去在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上一度存在的急于求成、急躁冒进问题,而且使现代化有了可感知、可期盼的具体目标。
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和前瞻性的战略家,邓小平这时开始对中国在实现小康之后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进行谋划,提出到21世纪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后又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构想,明确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每一步,都以人民生活为基准,依次为温饱、小康、富裕,表明“中国式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的较快改善。1985年同1980年相比,按不变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远远超过原计划的4%—5%;1990年同1985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1995年同199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达到61340亿元,提前5年实现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统计,我国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554亿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意味着原定的小康目标提前完成,邓小平提出的现代化第一阶段的目标得以实现。
为更好地走好“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中共中央根据新的情况及时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强调:“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这是在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奋斗目标,并将之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的起点。2000年10月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宣布: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强调要在20世纪前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实现小康目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表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提出后,随着改革开放继续深入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在2000年超过意大利、2005年超过法国后,又相继超过英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建设事业也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充分证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现代化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常并列使用,二者关系不可割裂。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改革开放确立了目标指向。
对于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曾有过许多深刻论述,他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其中最大的政策是两个开放,即对内和对外的开放政策。”这里的对内开放指的就是改革。他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决定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国内条件,就是坚持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改革成功,会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还有一个是国际条件,就是持久的和平环境。”他还说:“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这样的论述还有很多,它们无不表明,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
邓小平曾说过:“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改革开放向前推进一步,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也就深化一步。197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之际,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发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中国要建成的现代化,不但要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这样的物质目标,而且还包括完善的民主法制、高度的精神文明。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要求也越来越清晰。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把中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1987年9月,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前,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总要求与总目标。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人们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愿望与诉求。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形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目标,反映了人们对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强烈愿望,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既循序渐进又一以贯之,并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从而“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党的历史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它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同样意义重大,因为它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进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即将完成,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决定将2020年到21世纪中叶的30年分两个阶段进行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形成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战略安排。自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围绕建设小康社会而展开。20世纪后期的20年主要任务是实现小康目标,21世纪前20年则着力全面建设并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之后,再用30年左右时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战略安排表明,伴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个阶段的目标日益明确,路径也日益清晰,道路日益宽广。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在2020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并将这种中国特色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特征“是中国独特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的概括,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与发展方向。
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实现了小康这个千年梦想,为下一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22年10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就是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结 语
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确立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并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在经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之后,人们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原来的体制机制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以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执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改革开放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短处,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过去的苏联模式,也不能套用西方的现代化标准,而必须有自己的目标追求和发展路径。改革开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其目的就是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现代化。可以说,摆脱贫困进而实现现代化催生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能,成为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推进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如期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罗平汉,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历史研究》在线投稿系统已于2021年9月15日启用,网址为:http://lsyj.ajcass.org/Admin/。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官方微店,订阅《历史研究》《历史评论》和《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
校审:青 螾